達蓋爾銀鹽暗房工作室開設的黑白暗房基礎班,此連載將上課的內容做(對我個人)有效的筆記,若真的有興趣,推薦大家去上課。
沖片
上課一開始將上一次拍攝的兩卷底片抽片、放暗袋、上夾,去暗房照著牆上時間倒藥水、搖晃旋轉。流程:
- 預洗
清水,1 min - 顯影 Develop
Kodak D76,比例 1:1,水溫 20 度,10min(以 TriX400 為例)
質感、反差、顆粒都在這邊控制,溫度低、時間短會造成反差降低、顯影不足;溫度高、時間長,會造成粒子粗、高反差。
若使用原液不加水,時間約 7 分鐘,粒子較粗、反差較大。使用 1:1 會讓整個流程比較好掌控。
手勢:上下翻轉、旋轉、拍打、靜置,的過程很重要,讓藥水產生不規則的流動。
銀粒:顯影時間越長(或是溫度較高)銀粒會聚集,銀是活的,時間長銀粒會靠近,看起來粒子出現在底片的形狀就會越明顯。 - 急制 Stop
冰醋酸(PH 2 或可以用檸檬酸代替),1 min
在家沖洗可以與顯影液酸鹼中和後倒掉。 - 定影
定影液,5 min
需要回收(可以拿去達蓋爾),經過電解之後,會產生銀。
定影時間要夠,才能讓底片在後續保存時不容易銀化變質。 - 預洗
清水,1 min - 海波清潔液
海波清潔液,4 min
目的是去水斑,讓底片在晾乾時不會有水紋,為中性活性界面劑,在化工藥行可以購買到,一罐可以用一輩子。 - 最終水洗
清水,5 min
第一次上夾大家都超手足無措、超緊張,但其實沒有那麼難上。顯影時間掌控人多時會比較慌亂(因為大家都在講話!),一整個流程下來讓我對手沖黑白底片的工藝更加敬佩,因為需要高度專注、認真對待,沖一卷 $150 根本算是超便宜。
相機鏡頭保存小知識
- 機械相機如果高速快門不常用,會有誤差值,例如 1/1000 會有 1/50–1/100 的誤差,可以用機器測,自己知道誤差多少,拍攝時作為參考。
- 如果鏡頭沒有在用要卸除。
- 鏡頭有在用,收起時要轉到光圈最小、機身快們最快,這樣光圈、快門比較不會彈性疲乏。(機械式相機)
介紹攝影師
John Sexton (1953-now)
他是 Ansel Adams 的大弟子,分區曝光法:1. 所有焦距無論是在哪個地方都是清楚的 2. 沒有黑沒有白,白ㄧ定有層次、黑一定有細節,不論是陰天還是大晴天。從曝光開始想我哪裡要得到細節,後來在顯影時想時間要多長,最後再放相時再做處理。
我覺得這類型攝影師蠻像科學家的,帶著某種偏執做到極致的影像呈現。
Michael Kenna (1953-now)
Michael Kenna 的特色是講究畫面的感覺、構圖、幾何、抽象,畫面顏色單純,黑、白、灰。他去到世界各地,同樣地地方、相同季節,拍超過二十年,
老師:「相機是你眼睛的延伸。」我常講是鬼扯。相機就是一種機械的紀錄,跟你的眼睛擁有記憶是相反的,就看你要怎麼運用它。
第一卷
底片:Kodak Double X 拍 ISO200
沖洗:Kodak D-76,1:1,9 分鐘。